第(3/3)页 “但是此刻即使朱棣造反也需要以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大明。” “更何况是朱元璋留下来的开国百战精锐。” “朱棣的胜率怎么看都只有百分之一。” “但是朱允炆的三个读人数智囊只能说是昏招频出。” “先是放跑了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 “又给朱棣套了个‘勿使我负杀叔之名的’免死金牌。” “如果这些都是不影响大局的小问题的话。” “真正要了建文皇帝命的是这个叫黄子澄的家伙。” “即使是只有三个人的小团队,读书人也是各有各的心思。” “刚与燕王交上手,黄子澄就开始琢磨着谁才是削藩大业中的首功。” “为了增加自己的功绩,黄子澄向朱允炆推荐了李景隆为主帅。” “在他的想象中,自己因为推荐有功在削藩大业完成之后,既卖了武将派李景隆面子,自己也是文臣之首。” “这不就文武合一天下无敌了?” “可偏偏黄子澄就没有个识人之明。” “李景隆就是个草包,攻打北平一战,大将瞿能眼看就要破城,李景隆因为贪功下令收兵。” “郑坝村之战,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被朱棣的八万燕军打的找不到北。” “白沟河之战,李景隆更是弃众而逃。”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李文忠看着天幕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口中念到,犬子身为主帅,弃众而逃,臣甘愿受罚。” 朱元璋却是神色黯然摆摆手道:“这都是他们以后的事儿了,咱们也操不了那个心了。”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连续的溃败让朱允炆的士气一再低落。甚至连黄子澄都上书要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 “其实到了此刻,只要朱允炆能够下手杀了李景隆,之前的问题就都还能来得及。” “朱棣依然胜算渺茫。” “就算是朱棣兵临金陵城下,背后还有铁铉几十万的勤王大军。”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朱允炆又想起书上的以德报怨、知耻而后勇、一鸣惊人等等典故。” “结果李景隆丝毫没有理会朱允炆的良苦用心,” “前脚刚谢了朱允炆的不杀之恩,后脚就开门迎了燕王进京。” “朱允炆也最终下落成谜,成为了千古谜案。”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对着朱棣说道: “允炆这孩子真的不太适合当皇帝,” “这以后的事情你看着办吧。” ——李景隆和朱棣是发小,我觉得李景隆演了朱允炆。 ——要不是这样,也少了个封狼居胥的永乐大帝。 ——老朱杀人还要编个由头呢,朱允炆就直接硬来啊。 天幕中划过新的视频《宫斗?不存在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