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成为历史书上的反面教材。” “熟读史书的建文团队显然不想成为历史书上的笑柄。” “于是整个团队关起门来坐而论道,友好交流了几天几夜。” “讨论到底是采用汉朝那样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缓慢削藩,还是快刀斩乱麻,成就史书上写的那样的丰功伟绩。” “要知道,大明朝的藩王,因为朱元璋疼爱自己的儿子,吃喝拉撒都有朝廷供养。” “削藩肯定是越快越划算。” “读书人清苦惯了,见不得钱被浪费,往往看不到大局。” “其实只要削藩最后成功,藩王拿去的钱就在于朝廷什么时候收回而已。” “就算是不采用汉朝的做法也是宜缓不宜急。” “而仓促决定削藩,看似省去了很多钱,却失去了很多先发优势。” “就比如失去了舆论造势的时间。” “削藩不造势,就如同喝豆浆不加糖,吃饺子不蘸醋。” “不把藩王的名声搞臭,不激起百姓心中的怒火,百姓对削藩的做法就很难有同理心。” “毕竟削藩不削藩是你皇家自己的事儿,天下只要还是朱家的,皇帝谁来做和老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要是打了舆论战,等到火候到了,民怨四起,朱允炆再做出为难的样子,半推半就的削了藩,还能落个大义灭亲的历史好评。藩王们如果不想直接造反也不好做出太大的动作。”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 “这天幕好生狡猾,这削藩的路子简直是简单又有效,只要轻轻的从中推波助澜,不出几年就能顺理成章的办下来。” “难道不是这么办的?”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但是书读傻了的朱允炆采用的却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建文帝刚登基,八月就拿周王开刀,废为庶人,徙云贵” “十一月派人监视燕王朱棣。” “次年二月解除诸位王爷的文武权力。” “四月逼得湘王全家自焚,时年不过29岁,废黜齐王、代王。” “六月,废黜岷王为庶人,徙漳州。”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这短短几个字眼中几乎要滴出血来。 “这些都是你的亲叔叔,你怎么能!” 看向朱棣的眼神也第一变得和善了起来。感情这都是被逼得。 此刻朱标却是面色阴沉至极,这些可都是他的血亲弟弟,诸多藩王都是朱标一手带大。 长兄如父,朱标和他们的感情甚至比老朱还要深些。 朱标拱手道:“父皇,容儿臣先行告退。” 朱元璋开口道:“孩子还小,留口气吧。”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虽然朱允炆早期的动作十分顺利,但其实都是吃老朱留下来的红利。” “毕竟老朱为了给孙子铺路,拔掉了所有的刺头。” “可让老朱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孙子对自己的亲叔叔们是丝毫不留情面。” “朱允炆这边全是博学鸿儒,而反观朱棣那边,却全都是草台班子。” “尤其是关键的黑衣军师——一代妖僧姚广孝。” “毕竟华夏历史上你很难再找到一个以造反为目标的大和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