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周教授,其实我有一个疑惑,不知道周教授是否可以告知呢?”彼人待我以礼,我必以礼相待,方子业的语气非常恭谨。 “方教授您说。”周工波垂着的手半伸起。 “周教授您的团队,我坚信有研发新病种的能力,但我查阅了一些与您有关的文献,好像没有看到看到类似的课题?” “不知道周教授您是怎么想的呢?”方子业客气求教。 周工波谦虚道:“方教授,那可能是您太高看我了,我们团队做的就是一些比较平常的研究。” 方子业不信,先改口:“周老师,还望赐教。” 周工波左右看了看,表情迟疑了一阵后才说:“方教授,其实这和我老师的个人理念有一定关系。” “我的恩师曾经…嗯,曾经经历了一段不太愉快的时光,但也是这段时间里,他下到了农村去。” “所以见得更多的,也就是比较普通的常见病种,比如说骨折啊、创伤啊之类的。” “我老师回来后,就一直立足于这些疾病的诊治,然后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做一些自己的东西。” 骨折的治疗,推广得很宽很广,基本上没有太多可以开发的地方了。 可方子业看到,周工波教授和田林教授,几乎是一辈子都在这个方向上深耕,有时候会感觉投入回报比不是很高。 “周教授,我有看到过贵单位的其他教授,都在往截骨矫形、骨缺损的治疗这样的热门方向研发。” “您就没想过么?”方子业再一次追问。 这真的是在求教。 “有时候也想过,不过我老师说,做课题也好,做临床也好,求新求异者为名,求细求精则为民。” “患者越多的病种,术式相对越成熟的疾病种类,反倒名气收益没那么大了,愿意往这个方向深耕的人反而不多,很多人都去往大热门方向追逐。” “也没错,去探索新的治疗方案,这也是我们医学科研的意义。” “不过,我们也必须要考虑到,至少我们国家,至少还有一部分人,可能是因为各种问题,没办法去接受手术治疗而放弃治疗的。” “方教授,我和我老师,即便是在数年前,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我和我老师一直研发的方向,就从新课题,转向为医学经济学方面。” “我们看看,可不可以通过一些研究,降低医疗费用的花费,比如说用更简单的材料,更简易的方案,也可以获得相对不错的疗效。” “如果可以做到这一步的话,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周工波道。 方子业闻言一愣:“周老师,医疗费用的花费,不应该是他们去宏观调控的么?我们只是医生?还能影响到这个?” 医疗器械的价格、研发费用、手术的费用,都是医院和政府定价,个人可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权力啊? “直接影响肯定是没有办法影响得到的,不过如何简化手术方案,简化治疗方案,还是有机会的。” “可能也是吃力不讨好,毕竟没有利益就没有投入了……”周工波摇了摇头,语气变得颇为复杂。 …… 目送周工波教授离开后,方子业待在原地踌躇了好一会儿,才若有所思地往实验区方向走。 与此同时,杜东临教授打来了电话,汇报了手术结束时的情况。 挂断了电话之后,方子业觉得周工波教授提出的这个医学经济学的词,非常有意思。 方子业还特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对于这个词条的描述非常少—— 医疗经济学是政府、医、患、保多方共同遵循“以人为本”的普适价值观,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即在有效减少病人身心痛苦、确保医疗质量(包括医疗安全)和争取最大程度康复的前提下,研究解决节省医疗资源(包括: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劳动服务强度)、降低医疗药物价格、提高医疗工作效率等问题的科学。 周工波教授和田林教授两人,以医务工作者的身份去调研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一种有点“傻”的行为。 一定程度上,吃力不讨好。 毕竟目前很多医院实行的依旧是‘绩效制度’,而不是年薪制度。 其次,医药公司的投入回报,各个环节的人力花费等,都是固定的支出。 除非是一些旱涝保收的人可以喊这个口号,差额绩效的人你去搞这个东西,会被别人理解为脑子多少有点毛病。 而且,在已经成熟的病种治疗领域,即便是做出来了一些新的突破,也很难引起同行的震动和共鸣。 比如说,从汉市到魔都,你坐飞机花了多少钱,别人坐火车只要多少钱,坐公交也可以多少钱抵达…… 更具有科学意义的是如何最短时效地去抵达魔都,而不是花费最少的去抵达魔都。 当然,方子业虽然一定程度上不认可周工波教授的理念,但另外一个角度,方子业是比较认可的。 医学研究,需要讲究一定的社会效益。 更普遍、更广泛的病种,取得突破之后,受益更广。 比如说李永军教授想要往渐冻症方向去精研,方子业就觉得有点‘浪费’! 因为渐冻症的患者本来就不多,有这些钱,如果可以投入到其他的病种,受益的患者会更多。 然则,这样的想法又很残酷,那目前已经得了渐冻症的患者,他们怎么办呢?难道就没有人管了么? 而如果有人管,那么这部分的研究费用,到底是谁来买单? 如果靠患者自己的话,那么治疗费用普通人能否承担得了。 如果强行降低医疗费用给患者治疗的话,哪个医药公司会这么吃力不讨好地花钱买吆喝呢? 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 “方教授,你现在在哪里啊?”4月29日,晚上十一点四十分,方子业还在实验室里给自己的几个学生讲解miRNA课题相关的问题时,接到了李永军教授的电话。 “我在实验室里,李教授,您回来了吗?”方子业当着学生的面就接了电话,反问道。 胡青元几人则是开始松弛手部关节,开始放松一下。 “我本来是打算今天晚上回恩市的,不过我临时接到了通知,让我先不回来。” “而且我估计,方教授你也快接到这个通知了,所以我提前给你打个电话,你把你身份证号发我吧,我给你预订一个好的酒店。”李永军道。 李永军说得有点糊涂,什么身份证号,什么酒店…… 方子业先走了出去,一边听李永军教授慢慢地解释和说明情况。 方子业一听,愣了愣神:“李教授,我也要去京都参加这个医学科学院的会议吗?” “是的,这一次的会议,由医学科学院和华国工程院的医药学部联合举办的,方教授你也在受邀的专家之中。”李永军道。 “我刚刚看到了名单。你是作为肿瘤系相关的专家参会的。” 方子业觉得非常意外! 自己? 全国会议,而且是全国精选的“会议”,并非是学术会议的地方,自己现在就可以去了? 为什么找上自己呢? “李教授,可以说一下,这一次会议的原因是什么么?这应该是新闻上看不到的。”方子业索性问得更加直接一些。 “采购价谈不拢!~”李永军教授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方子业便明白了大部分关键。 华国的医疗技术就算是再好,你也不能否认的一件事情就是,华国的药物研发很弱很弱! 无药可用,不亚于无米之炊。 但也得想办法去解决这种难题,不能置之不理。 怎么想办法,短期内就是去谈价格,谈判,中长线就是想办法寻找替代品,超长线就是弯道超车,自主研发新药物、器械等。 必须要承认的一件事就是,一些药物的采购价,针对不同的国家,其售价也不同。 比如说国产的汽车在国内的售价是一般要低于国外的…… “李教授,这样的会议会安排住宿吧?”方子业问。 “安排是会安排,但一般都不会住得很舒服,在外面住会更舒服一些。” “这种会议的行程一般都比较长,估计我们整个假期都会在那里了。” “假期的酒店还有可能加价,所以方教授你还是把身份证号发给我吧,我给你找一家便宜实惠,且住宿环境还不错的。”李永军教授道。 方子业有点懵地把身份证号发了过去,然后又有些懵地接到了会议邀请电话,又有些懵地挂断了电话,迟疑在了原地。 这个事情,太突然了,主要是方子业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反应和准备,他也没有类似的参与经历。 这种级别的会议,不同于普通的学术会议,准入的门槛就极高,一般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会,在哪里开,也是不公开的。 甚至新闻可能都肯定不会记录和报导的! 受邀的参会人也是保密的…… 来的突然,但你自己决定是不能随意地拒绝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