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时间不早,已经过了饭点,食堂里还有得吃。 方子业的肚子还饿着,就直接进了食堂里开始打饭,抽空,在网络上开始搜索邓勇发来的关键信息—— 李永军,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前京都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现京都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一前一后,将他的履历丰盛程度演绎得淋漓尽致。 京都协和医院,乃是华国医学最高的学府之一,属于每个医学生的殿堂所向。 而京都医院,名字虽然普通,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它?那不是它不够厉害,而是一般人你根本接触不到这个层面。 方子业知道京都医院,以医疗保健为中心、老年医学研究为重点,是重要的干部保健基地。 在这里成为主任了,基本不必再有什么学术和专业成就,是不必要,也不需要,懂的人都懂它的含金量…… 只是同样的,在这里当主任也是走钢丝,好则飞黄腾达,坏则可能麻烦缠身…… 方子业知道京都医院,但并不清楚李教授。 好在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这样的知名人物,信息量极少。 除了一些行政任职外,他的简历简单到了就只有这么些—— 担任《华国医学杂志》等14家杂志的编委或审稿人。 在京都协和医院从事外周血管疾病的诊疗和科研工作20余年,2010年任血管外科主治医师,2012年任副主任医师,2016年评为‘部主任医师’,2017受聘为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2014年至2016年6月在美国著名的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心血管学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学习与工作,师从该中心血管学实验室主任,美国著名心血管教授Brian H. Annex。 2023年1月作为血管外科首席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受聘于京都医院。 后面的就差不多断了。 厉害吗? 厉害! 如果不是因为聂明贤,估计方子业得至少再过很多年,才能够接触到其他专科的此等人物了。 聂明贤并未给方子业说过他老师从京都造访恩市疗养院的事情,所以,方子业也并未听从师父邓勇的建议,就直接冲了过去。 方子业不知道邓勇究竟谋划了些什么,但于方子业自己而言,他希望是与聂明贤平等相交,而不是在背后里搞这里一套,那里一套。 “呲溜呲溜!~” 饭尽筷停,方子业拿起口袋里的纸巾开始擦嘴,而后快速将所有的搜索记录全都清空后,才端起盘子来到了餐具回收处。 “方教授,菜够吃吗?”收拾餐盘的阿姨竟然认识方子业,收餐车上干净如洗,她一边热情接过方子业的餐盘,一边问。 “够吃了,谢谢啊!”方子业双手递过,客气了一句。 阿姨有点不好意思:“这谢什么,我的意思是方教授你不够吃,我还带了炸蜜蜂,去年十月收的,油泡着的。” “吃饱了,谢谢阿姨。”方子业笑着转身。 阿姨也就没有多言,她知道方子业,更知道疗养院里的规矩,她与方子业之间的差距还是太远。 从山下随便找一个勤快的妇女就可以顶替她的岗位,可整个鄂省都找不到几个方子业一样的专家。 …… “师兄,你怎么这么晚才过来?手术很复杂么?”洛听竹坐在工作台上继续操作,偏头问。 “嗯,今天的手术虽然简单,但口子放小了,反而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闭孔神经的单纯功能重建,以后必须要进行优化一下,或者就选择大切口手术,不然会有很大的坑。”方子业非常擅长总结。 方子业径直赶到了洛听竹所在的实验区,目前洛听竹也转战来到了动物实验区,负责一小部分的数据收集,收集了数据之后,再回去慢慢整理。 为了保证收集到数据的严谨性,团队内部的裸鼠骨肉瘤的核磁采集是一三五七这样的隔日采集一次,直至最后将裸鼠处死。 团队内部目前负责三个骨肿瘤方向,尤因肉瘤、骨肉瘤、滑膜肉瘤,洛听竹负责的是尤因肉瘤的隔日定期数据搜集。 因为每一种肿瘤又操作了好几批,相当于每天都有比较庞大的采集任务,由洛听竹、聂明贤、廖镓三人分别完成。 兰天罗每日负责数据整理与分析,并且根据整理、分析的数据,对化疗药物的定量/裸鼠的体重比进行再次统计。 揭翰则负责新化疗药物、化疗方案的配比,交融,辅助化疗药物的应用,刘果则因有临床任务,就只是对于化疗方案进行微调,与骨肿瘤科的专家进行对接…… 另有一些比较程序化的任务,则是由骨肿瘤专科的一些博士和硕士完成,比如说简单的载瘤实验等等。 骨肿瘤的位置不同,也要区分化疗的时长,都是具体精细的消磨活儿…… “能让师兄你都觉得很棘手的单纯功能重建,其他人估计拿不下,师兄你还是尽早与刘煌龙教授联系一下。”洛听竹回完,又继续自己工作去了。 她很忙,今天还有六十多只裸鼠的原始数据还没有采集完成。 方子业也没有继续打扰,而是给刘煌龙发了一条信息。 闭孔神经单纯损伤发生的概率很低,所以刘煌龙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因此,刘煌龙的回复也很震惊: “子业你做起来都觉得棘手啊?那我们是要好好注意了。” “明天我在早交班的时候好好地提一句!”刘煌龙不敢大意。 看起来有点小题大做,可这是方子业的提醒啊。 “刘教授辛苦了!~”方子业笑着回道。 “再辛苦能有子业你辛苦么?子业你都快把我们骨科的所有专科打穿了。”刘煌龙语气幽幽,直接发来的是语音。 方子业闻言也不见怪:“刘教授,您可冤枉了我,这个微型循环仪的所有处置权,我都交给了刘老师您。” “可没有藏私!~” 方子业知道刘煌龙是在怪他方子业有了这么大的课题竟然不想着带他。 不过团队协作就是这样,就近原则,讲究先来后到。 “你这就是在阴阳你刘老师能力不行呗?” “得,谁让你是方子业了,我认了!~” “有时候真的很想撬开你的脑瓜子,看看你的脑回路,究竟都是怎么想的。” “一个人的理论,可以圆润到如你这般么?以前的是我真的不敢想。” 刘煌龙打完字,接着又发来了语音:“基础动摇世界,在你的身上,这句话真正具象化了。” 真正能够撼动全世界认知的,一直都是基础理论,而不是基础理论衍生的应用。 没有基础理论的应用,就是空中楼阁。 方子业闻言道:“刘老师,微型循环下肢循环周期调节,这个课题你要做嘛?” “如果你不做的话……” 方子业上个月就和刘煌龙提起了这个思路,微型循环的建立是可以上下移动的。 “做啊?我都已经开始了,子业你可别给我找个竞争对手啥的啊?” “不需要,我们团队人手充足,经费多多。”刘煌龙赶紧表态。 一口肥肉撑不死,好歹胃可以被扩大! 这个课题下来之后,他更进一步的可能性非常大,刘煌龙可不愿意到了嘴边的肥肉,闻了一下又不翼而飞。 刘煌龙接着打字道:“子业,看来我之前的思路还是走岔了。” “我总是想着将四肢循环仪的改良理论外挪去其他器官!~” 方子业道:“所以刘教授您是在和程院士合作开展新课题咯?” “那刘教授您之前的阴阳怪气,我可觉得冤枉得很了!” 你刘煌龙身边有大佬在啊。 “嗨,别提了。” “子业你可能不知道,现在体外循环仪的核心专利,国外都不给我们国家授权了。” “如果不是微型循环仪式脱离核心循环仪的专利,估计他们对我们的微型循环仪都还要收取专利费。” “这课题估计要黄,除非我们自己再独立研发体外循环仪的核心专利,另谋他路。” “不然二十年的专利保护圈,会把我们现在在研的课题给锁死!~”刘煌龙意有所指地说道。 方子业看完,内心一凛。 问道:“刘教授,您的意思是,体外循环仪的专利使用授权,到期了?没有续约?” “嗯呐,五年一签,别人现在不授权你使用了!~” “当然,现在国外的一些微型循环仪的仿制,也被叫停了,至少明面上是被叫停了。”刘煌龙回道。 不要谈什么科学共享,在绝对的利益面前,有的就只有专利封锁,而不是共享共赢! 如果有什么专利可以对华国卡脖子,有的是国家看不得你好。 芯片是这样,其他方面也是这样,更何况如今的华国,在医学的研究综合进展中,属于中等偏下层次,根本赶不上一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