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之所以说这里的松解术最为简单,是粘连僵硬的部位,只有大腿中下侧,更上方的肌肉在患者术后的积极康复下,未发粘连的。 如此一来,相当于方子业与邓勇二人要做的,就是将半层粘连转化成全层松解,已经提前就给他们规划好了松解的路径。 但即便如此,如果是普通外科医生来剥离这种肌肉粘连,也会显得无从着手。 可方子业的丝滑、大开大合的操作,如同一种“暴力”美学一般地刺入到了聂明贤的三角眼,投射到了瞳孔里,再被他的感受器传输到大脑皮层,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 方子业此刻,真的像一位职业的屠夫,拿着手术刀,仿佛是切猪肉一般地将鸡肉间隙给划开,速度很快,仿佛是在瞎几把乱搞—— 聂明贤仔细分析了方子业的操作路径,方子业在松解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细微清创操作后,不得不为方子业暗暗竖起了大拇指,而后挪动了双脚,使得自己更加靠近术野。 略低头,更近的距离,使得聂明贤的双目更加聚焦,股四头肌胫骨下段的粘连,早已经在方子业的暴力美学下,变成了原有的解剖结构而分散。 分离的断端,可见有血迹渗出! 血迹斑驳的断面,看起来有点像猪肝,但再细致地去通过专业知识观察可以看到,股四头肌的肌肉纤维颇为完整,未见有断裂,也没有破口。 所以说,方子业的大开大合,完全没有伤及到局部的肌肉纤维,方子业是按照肌肉走形原本的解剖结构,将肌肉分离。 方子业切断的,不过是肌肉粘连间的疤痕组织! 这种操作,外行人看不出来,但在内行人的眼里,就有点匪夷所思。 肌肉粘连的疤痕,可不是手术切口的愈合疤痕,肉眼可见,它基本上是肉眼看不到的,是多条肌肉粘连后,坨在了一起。 莫说是肌肉粘连了,就算是两块做馒头的面团被挤压在了一起后,正常人都很难分离得开…… 聂明贤的思绪逐渐归位,压住了感慨,继续看方子业对股内侧诸肌进行松解。 这时候,方子业的速度稍微放慢了些,手术刀,在他的手里,如同锯齿状一般地从上内,往下内行进。 柳叶刀的锋利,毋庸置疑。 只要愿意切,能把人直接从腹部切到背部去。 因此,疤痕也好,韧带也好,在它的面前,都仿若螳臂当车。 然则,等方子业这么操作完后,聂明贤才发现,方子业根本就不是在切肌肉粘连处,有一种切剥的感觉。 什么叫切剥? 聂明贤因为身在过农村,因此看到过家里人用刀去剥莴笋,剥莴笋,不是直接用削皮器削的,而是用刀,一点一点地切开皮后再行剥离。 然而,现在方子业的操作,只是与此类似,但难度可比这个大了很多。 方子业应该是斜行将疤痕组织切开了一点,再剥离一段,再切开一点,再剥离一段…… 如此之后,方子业便可以将肌肉两端残留的疤痕组织,几乎均分在了两个组织之间,等待着剥离之后的‘疤痕’清算。 果不其然,就在方子业将缝匠肌与股内侧肌的剥离开后,两条锯齿状的疤痕坨坨,各自排站在了肌肉的两端。 方子业来了两次大刀切,疤痕组织就成了三角肉丁状地直接被切进了方子业手心里的纱布中。 “嘶!~”看到这么优雅、这么高端上档次,这么丝滑的操作,聂明贤也不忍倒吸一口凉气。 只是方子业和邓勇都没理会,继续配合着将这些疤痕肉丁给切下到纱布中。 操作完,方子业才把纱布往外一放,开了个玩笑:“贤哥,那回去剁一剁就可以包饺子了……” 聂明贤的右手里被塞了一块纱布后,他回过神,并未大惊小怪,非常平静地将其交给了器械护士。 而后回头,歪了歪头,才眨了眨自己的三角眼:“外科学的入门基本原则有说过,外科的手术刀,走刀需直,需滑……” “外科基本操作的入门第一课,就是要我们学会一刀到底,不要重复下刀,避免成锯齿状。” “这到底是限制了我们的思维?还是说要求我们破而后立呢?” 聂明贤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也非常有深意。 听到了聂明贤这仿若无关的问题,手术室里的大部分人都沉思起来。 外科学,所有医学相关人员都上过,甚至就连护理学也会顺带上一上,不需要操作,理论知识也是要学习一部分的。 外科机能学实验的切开术练习部分,基本上每个老师都会耳提面命地说,切开时,尽量一刀到位,不要重复下刀,为的就是不产生褶皱,不产生锯齿样的切口。 但方子业如今,却刻意倒反天罡地把外科学上的禁忌,拿在了手术台上,用更加微妙的方式表演着清创术。 方子业的操作未停,眉头依旧紧皱,但没有回话。 其实啊,方子业自己都没有想到聂明贤这个刁钻的问题思考角度。 邓勇想了想说:“学习嘛,总是要先规范,规范地将例题都做好之后,再跳出原本的思维圈,去做加强版的习题。” “初学者,如果不给他们表达出底线,悟性不够的,恐怕真能在皮肤的表层,就多来这么几刀。” 聂明贤当然不是为了钻牛角尖,也不是为了得到真正的答案。 看了看邓勇之后,继续聚焦于方子业的操作,证实一下自己之前对方子业真实实力的猜测。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方子业的外科天赋好得有点不讲道理了。 虽然方子业目前操作的只是基本功? 聂明贤的思维才刚走到这里,忽然又发现,自己好像错得很离谱。 因为,方子业现在的操作,自己是学得来的,而不是学不会的。 这什么意思呢? 基本功的熟练度,如果是到了那一步,你功力不到就不要想着去学,那肯定学不会! 这就好比,你只有五十万,想要学习百亿富翁的挥金如土,你肯定学不会啊? 但如果说,你有五十万,你们同样去吃麻辣烫。 你们再如何“挥土如金”,吃东西自由,那一顿饭下来能吃多少钱嘛,咬着牙,砸一万块钱过去,把一个麻辣烫的摊位包一天,那也能学得来。 这只是一种类比。 类比的就是,方子业现在的操作,不是那种需要极高的门槛,才能模仿的操作,而是,不需要那么高的门槛,就可以模仿得来的操作。 等一下啊! 那这是? “电刀,这里有一条小动脉被切到了。”方子业看到了局部小渗血后,没抬头,只是吩咐。 只是聂明贤现在的思维有点凌乱,所以没有跟上方子业的话,在五秒钟内没有动作。 方子业这才抬头,自行把电刀拿进了术野,“滋滋滋”几声后,又将其挂进了电刀挂桶里。 这已经过去了七秒钟,聂明贤凌乱的思维才终于回过神:“电刀,还要吗?” 方子业抬头,一笑:“不用了,贤哥。” 聂明贤更加靠近,双手同时开始操作,喉结上下耸动,声音一板一眼地问:“子业,你不会是开发出了更专业的操作术式吧?” 比如说肌腱缝合术。 单纯间断缝合,是最初的肌腱缝合术。 但是,这没毛用啊,你单纯间断缝合,就算是练到了神仙之境,它该断还是得断,肌腱该被划破,还是得被划破。 那要怎么办? 想办法,动脑子,设计肌腱专用的缝合术。 如手外科的tang法,kessler缝合法、改良tang法、改良M-tang法等非常非常多种…… 这些缝合方法,就是手术技术。 这些技术,适用于肌腱缝合吗?太适用了,正是因为它们的出现,肌腱的缝合,才得以进步。 但它们能用于血管缝合吗? 除非不怕被上级和患者打死,否则的话,一般的内行都不敢说这样的话。 缝合术是基础,肌腱缝合术,就是专业!!! 特殊位置的肌腱缝合术,除了手外科的医生,外科医生就是处理不好。 同样的,毁损伤,也是如此…… 聂明贤之前所在的单位,很多人在探讨的,就是这个步骤啊。 开发一种纯粹的新术式,开发出来一个尚未被解决病种的新术式!最好是专用术式!! “正在磨合过程中。”方子业轻轻点头,继续操作。 聂明贤和方子业的对话,在其他人听起来,就有点玄奥了! 毁损伤临床课题,第一个结题点是什么呢? 就是说,毁损伤,可以保肢,可以不截肢。 第二个结题点是什么,可以保肢之后再行功能重建。 第三个结题点是什么,就是总结自己的手术方案,以文字可以描述,以图形可以描述的手术技术,推广给大家,让大家都可以做保肢术…… 层层深入,层层递进,这很符合科学的原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