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组里面,目前算上方子业,也就是五个人,分两台就是极致。 “害,慢慢做呗。” “子业,你还没管过这么多床位的吧?”薛涛忽然站了起来,然后赶紧走向了方子业。 他忘记了一茬,那就是自己忘记带着方子业一步一步地开医嘱和怎么建立病历了。 这里是恩市中心医院,病历系统和医嘱系统与中南医院是不一致的。 中南医院的病例和医嘱系统是在同一个系统里,恩市中心医院的系统,不知道是哪个人收了钱,TM的难用得要死,可到现在都一直没有更新和置换系统的意思。 不过,看着方子业已经可以熟练操作医嘱系统和病历系统,薛涛就没多事,只是暗暗心惊方子业的学习能力真的快。 哦不,学习的态度也非常快,因为方子业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是把病历系统和医嘱系统的账号密码全都记录在了笔记本里面,而且还记录了一些要点。 “方博士,不是我特意阴阳怪气你啊,就你这学习态度,猪都能上树了。”薛涛看完,毫不吝啬地夸奖。 “涛哥,那我能回一句,差生文具多么?”方子业没有什么天才的包袱。 管他天才也好,不天才也好,记忆力好也好,不好也好,方子业就喜欢记录在笔记本上,一一细致查对,而且他看文献,也更喜欢打印出来看纸质版。 虽然这样的花费会更多,但会看起来更有感觉,且方子业喜欢在书上做笔记,密密麻麻,有必要没有必要,方子业都是保持着这个习惯。 “扯J8犊子。”薛涛轻轻地拍了方子业一下。 “对了子业,你等会儿开完医嘱后啊,就把所有患者的谈话签字系统里面,先建立一个骨折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术的模板。” “吴主任对创伤外科的病种,并不十分感兴趣,他早上说他要去找一下黄医生,过来帮忙给科室里的病人做一下骨折的手法复位术。” “能直接复位处理出院的,都直接处理完得了。”薛涛说话间,摸了摸鼻子。 看着方子业的笔记本,再看了看自己就一张看起来就屌丝的A4纸,有点害臊。 方子业的笔记本,估计病人出院一个月都还能找得到他以前的医嘱记录,但自己这个,明天还有没有笔记知道今天开了哪些医嘱,他都未必敢确认。 方子业这会儿正好开完了第二个病人的医嘱,核查完后,点击了提交。 转头才问:“涛哥,这吴主任去找的黄医生,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仙?一些本不该做手法复位的骨折,还能手法复位处理掉?” 手法复位与手术复位都是拥有各自的适应征的,而两者的适应征,其实一定情况下存在互补性。 一个患者的骨折类型,能不能通过手法复位解决,这是认知和操作双重层面的问题,但是,方子业的记忆中,似乎没有找到合适的病人,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术来处理。 如何评估,这与骨折的治疗原则有关。 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康复。 康复大同小异,每个人各有不同,最重要的点,就是复位和固定。 复位的形式,大体上就可以分为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这两者的适应征各不相同,一般而言,手法复位禁忌症的患者,必须采用手术复位。 而一些特殊的手术复位禁忌症的患者,最好采用手法复位。 听起来是悖论,但实则,一般手法复位禁忌症的患者,就是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术,无法达到固定效果,因此必须借助手术复位,用钢板螺钉或者髓内针内固定来达到固定效果的。 而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则是一些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冲击,手术风险极高,基本上一做一个死,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么你不手法复位,就只能让患者躺着自由发挥恢复程度了。 那基本上也就是躺死在床上的份儿。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属于是姑息性治疗,尽力治疗,恢复看缘分,反正不能手术,手术了就下不来台。 薛涛听到这里,浓眉一展,好笑起来,仿佛是终于戳到了方子业知识盲区的快感—— “子业,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那你还真别不信,这位黄医生啊,是吴主任私交非常好的副主任医师,本来是中医出身,现在是在民大医院的创伤外科里面,当创伤外科的副主任。” 薛涛说到这里,微微拱手:“黄主任师从我们恩市最牛的中医泰斗,陈老医生,虽然陈老医生如今已经不在恩市了,可黄主任却是学到了陈老医生的跌打损伤的精髓。” “骨折治疗这一块,在我们现代医学认知范围内,无法手法复位的,他还真可以通过手法复位解决,并且达到功能甚至解剖复位,且复位后,以石膏外固定术,能够达到固定的效果。” 两个陌生的名字,被方子业记住。 黄主任,陈老医生,中医。 这是不是自己师父下乡前交待的那位大牛?他都惹不起的大牛。 “奥奥奥……”方子业有点佩服地点头。 他对中医不懂,也没有系统化的学习过,但也很崇敬。 无他,方子业自己的爷爷被恩市的一位老中医抢回了一条命,还有自己的一个舅舅,也是在中医那里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和处理。 中医不假,但好中医难寻。市面上见到的更多的中医,都是只让你皮肤感染的卖狗皮膏药的人,这些患者,方子业在中南医院时有看到,皮肤溃烂得让方子业觉得可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