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应承完客气冲着周思雨施了一礼,显然知道对方的身份,没有丝毫惊异。 客气中隐隐却透着疏远,因他心里很清楚,先生向来对这些厂番没什么好印象。 虽然不清楚是为什么,但他还是多加了几分小心应对:“周掌班辛苦。” “奴婢不敢。” 周思雨客客气气回礼,脸上满带着谄媚之色,显然对应承完背后的人很是畏惧: “能在苏公爷门下行走,是奴婢的福分。” 应承完暗哼一声,心说你也配在先生门下行走? 他依旧不动声色,笑着说道:“周掌班,陛下和太子可带来什么指示?” 周思雨笑笑:“来的时候太子爷交代,凡事需听应少卿的吩咐,奴婢这次来只带着眼睛、耳朵和手,其他什么都没带。” 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应承完也没工夫继续假意客气,从身上掏出一张纸,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这些人是本官最近查到,和散布谣谶有关的名单,周掌班请过目。” 接过名单,周思雨眼中的寒光和兴奋一闪而过,旋即再次谄笑道:“不知应少卿准备如何处置?奴婢听您的。” 沉吟半晌,应承完微微一笑:“本官以为,周掌班和我出面都不合适,此事还需交给宋府台为善。” 一直在旁默不作声的宋宪忽然一愣,指着自己鼻子,愕然看着应承完:“我?” 周思雨迅速明白应承完的意图,旋即哈哈大笑:“看来应少卿这次的胃口很大啊,这招真是高,实在是高!” ........................... 就在各府各县忙着招匠工之时,一道暗流开始在漳州涌动。 漳州府衙门、提刑司、漳州卫忽然出动兵马封城,同时一支部队冲入城里,浩浩荡荡向本地儒林书院杀去。 刹时间,整个书院鸡飞狗跳,在一声声‘斯文不保’的咒骂声中,数十名学子和教书先生被押出书院,关进了府治衙门的大牢。 同时漳州府贴出告示,言这些学生在大明遇乱之时散布谣言,要从重处置。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明所以的百姓顿时大惊,原来前段时间的谣言都是他们散布的啊,真是坏种! 第(1/3)页